各市农委,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农委: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检查和深化“瘦肉精”专项整治督查的通知》(苏农办牧〔2012〕60号)要求,11月初我委组织6个检查组,对全省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重点检查。随机抽查了13个省辖市的13个县(市、区)、26个乡镇、52个中小规模场、260个农户、13个活畜屠宰场、13个活禽交易市场,共采集血清样品2600份。检查结果表明,全省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织有力,措施扎实,全省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秋防工作组织有力。全省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后,各地立即组织召开工作布置会,全面贯彻落实省视频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下发行动实施方案,多措施并举,全力推进秋季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泰州市将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与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相结合,制定发布了《泰州市规模禽场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泰州市规模猪场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对500多家规模畜禽场实施了风险评估。淮安市开展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系统试点建设,对规模养殖场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及早发现和消除隐患。盐城市切实加强秋冬季畜禽常见病防控,邀请青岛易邦举办一期秋冬季畜禽常见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宿迁市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考核与“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考核情况以专报的形式报市政府分管市长,督促县(市、区)政府将延伸绩效考核与“五有”乡镇站建设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有力推动了工作的开展。淮安区将秋防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的督查内容,对防疫经费、防疫进度、免疫效果等情况分好、较好、差三个等级以区委督查办的名义下发督查通报给各乡镇人民政府。阜宁县动物防疫工作检查实行申报制,由乡镇政府负责向县农委申请,预期不申请的,视为检查不合格,在资金安排及各类考核评比中实行一票否决。
(二)免疫措施扎实有效。各地建立健全疫苗保管、运输与储存、出入库及报废、使用及登记等工作制度,实行专人专账专库管理,规范疫苗的运输和保存,确保疫苗全过程处于冷链条件下。针对规模场、小规模养殖及散养畜禽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强化程序免疫与集中免疫相结合,开展免疫监测,规范免疫档案。南京市针对全市全部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6株新疫苗的新情况,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介绍新疫苗使用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秋防期间南京市及所辖各县(市、区)组织培训15班次,培训基层兽医、村防员和规模养殖场人员630多人。镇江市结合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重点宣传《动物防疫法》和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方案。扬州市组织开展全市县、乡畜牧兽医站长、业务骨干、养殖大户技术人员防疫技能培训,100多人参加了培训。
(三)免疫监测全面达标。各地突出重点依法强化疫情监测与报告,突出重点场所和区域,切实加强对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畜禽屠宰场、活畜禽交易市场等畜禽的疫情监测,加大对老疫区、水网地区、候鸟密集活动区及家禽主产区等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科学判断,有效提出预警信息和防治对策。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城疫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90%,超过我省规定标准10个百分点,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20个百分点(见附件1-4)。
(四)应急管理不断强化。各地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省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规范年活动,在2010年建立健全“一案三制”防控应急管理机制,2011年市县级应急管理工作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加强应急物资、制度、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应急预备队制度、疫情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制度、应急物资与资金贮备制度、动物疫情举报核查制度、定点联系督查制度,不断推进应急预案实用化、应急队伍专业化、应急物资贮备标准化、应急制度规范化建设。南京市组织开展防控应急演练,共有43名应急处置技术人员参演,就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各技术环节进行了实战演练。
(五)防疫监管逐步完善。各地继续加强规模养殖场“一对一”监管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连云港市切实做好奶牛、肉牛等规模养殖场的防疫监管,加强活畜禽调运风险评估与交易市场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屠宰检疫,严格执行农业部屠宰检疫规程和我省的屠宰检疫九项制度,积极配合肉牛屠宰行业管理部门对指定的肉牛临时定点屠宰点及时开展屠宰检疫。徐州市政府出台《徐州市牛羊屠宰经营管理办法》,实行牛羊定点屠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对牛羊定点屠宰场派2名在职检疫人员驻场检疫。苏州市缩短动物防疫条件审核时间,提高动物防疫合格证核发效率。南通市将监管公示牌和免疫程序一起悬挂在规模场,明确监管责任人,规范规模场免疫档案资料,要求乡镇站、防疫员、规模场按照要求完善免疫档案资料。
二、存在问题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台账资料不全,填写不规范。个别乡镇疫苗领用记录不全,免疫的台账记录不规范,村防疫员和农户的免疫记录和免疫证明书缺失,没有对规模场的监管记录等。二是免疫工作不均衡。少数县(市、区)免疫工作存在不均衡性,各畜(禽)种、各病种免疫抗体合格率存在差异。个别自免的规模养殖场免疫程序不明确。三是乡镇站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乡镇站防疫物资摆放凌乱,台账资料摆放不整齐,制度不健全且没有上墙,保存疫苗的冰箱有个人生活物资等。三是应急物资库管理不规范。部分县(市、区)的应急物资库台账不完整,制度不全,物资存放不规范,应急物资库贮存其他杂物等。四是规模养殖场监管不到位。监管责任不明确,没有真正做到对规模场的“一对一”监管,部分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规范。
三、整改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及时组织整改。要按照全省统一要求,进一步加强畜禽免疫档案、疫苗出入库记录、免疫证等的规范填写。要加大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站容站貌整洁,各类台账记录规范,机构队伍保持稳定。要切实加强对防疫应急物资的管理,达到分区分类管理、整齐摆放的规定要求,严禁与其他非防疫用物资混放。要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养殖场“一对一”监管力度,加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力度。要加强免疫监测,对免疫抗体合格率不达标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细化防控措施,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实现“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目标。
附件:1.2012年全省秋防检查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检查结果汇总
2.2012年全省秋防检查猪O型口蹄疫、蓝耳、猪瘟免疫效果检查结果汇总
3.2012年全省秋防检查牛、羊口蹄疫免疫效果检查结果汇总
4.2012年全省秋防检查鸡新城疫免疫效果检查结果汇总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