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种大田作物低温冻害防控技术措施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由于近期全省绝大部分地区温度大幅下降,并出现了冻雨、雨淞、道路结冰等灾害性天气,给贵州省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一般而言,油菜、小麦抗冻能力强,只要不遭遇-8℃10d以上的连续低温,不易造成危害;冬种马铃薯出苗以后遇0℃以下气温即成冻害。今年入冬以来我省气象总体正常,但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降低冻害对我省油菜、小麦、马铃薯等秋冬种大田作物的损害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现提供以下预防补救措施供各地参考。
一、小麦灾后技术补救措施
1、及早清沟排水
对未开沟的套播麦田要及时开挖田内三沟;对已开沟但配套不完善的麦田要及时疏通;对冬季冻融交替、田埂塌落的麦田,要及时挖沟筑埂,做到沟渠相通,确保排水通畅。
2、及时中耕松土
中耕既可以消灭杂草,使水、肥得以集中利用,以蓄水提温,能促进分蘖成穗,减少病虫害发生,还能消除板结,疏松土壤,增强土层通气性,提高地温。锄草应结合追肥进行,做到以土埋肥,以土壅根。
3、及时看苗施肥
追肥是受冻麦田的主要补救措施。由于小麦自身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冻害发生后,只要及时追肥,加强管理,促进小分蘖快速生长,可减轻冻害损失。
对严重冻害麦田要及早追施肥料,促进新生分蘖快速生长,特别是早播的春性偏强的品种,由于主茎或大分蘖生长点已经冻死,管理上应以促为主,可促进分蘖成穗。亩追施尿素8~10kg,并叶面喷施有机活性复合肥,确保新生分蘖有足够的养分供应,提高小麦抵抗春季低温的能力。
对叶片受到轻微冻害、群体较大、生长偏旺田块可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酌情补施肥料,促使小麦叶片恢复生长。一般亩施尿素5kg左右,并叶面喷施有机活性复合肥,使麦苗尽快转入正常生长。
4、防治病虫害
冻害严重的麦田,新生分蘖成穗率提高、组织较嫩,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结合喷洒植物生长素、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一般可用20%粉锈宁乳油或5%井冈霉素水剂 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600倍液防治。
二、油菜低温冷害和冻害预防抗灾技术及补救措施
(一)预防技术
为确保油菜高产稳产,应在油菜生产的各有关环节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从而可以将冷冻害的危害降到最低。
1、选择适当品种
选择农业部门主推的在当地能够安全越冬抽薹的抗寒油菜品种,不要使用未经审定的油菜品种。
2、适时播种(移栽)
适期播种或移栽,防止小苗、弱苗以及早花早薹。冬油菜播种期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过早和过晚都会降低油菜的抗寒能力。
3、培育壮苗
应加强对油菜苗期管理,防止或减轻冻害发生,具体措施有,提高整地质量,及时高质量移植,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及时排除积水,保持生长稳健。对生长过旺的田块可用100~200mg/kg的多效唑喷施适度抑制。
4、中耕培土
冬季中耕培土,可疏松土壤,增厚根系土层,对阻挡寒风侵袭,提高吸热保温抗寒能力有一定作用。
5、增施磷钾肥及腊肥
一般每亩配合氮肥施用10~15kg磷肥、5~8kg钾肥后,油菜植株抗寒效果好。每亩施猪牛粪1000~1250kg作腊肥,不仅能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且可为春发提供养分。
6、覆盖防寒
寒潮来临前或人冬后,用稻草、谷壳或其他作物秸轩铺盖在菜苗行间保暖,减轻寒风直接侵袭,也可在寒潮前将稻草等轻轻盖在苗上,以减轻叶部受冻,寒潮过后,随即揭除,促进油菜恢复正常正长。
7、摘除早薹早花
发现早花应及时摘薹,抑制发育进程,躲避开低温冻害。
(二)补救措施
在油菜冷害或冻害发生后,可根据灾害发生情况选择以下措施补救,降低灾害损失。
1、摘除冻薹和部分冻死叶片
摘除部分冻死叶片的工作应在冻害后的晴天及时进行。已经抽薹的田块在解冻后,可在晴天下午采取摘薹的措施,以促进基部分枝生长。摘薹切忌在雨天进行,以免造成伤口溃烂。摘薹时,用刀从枝干死、活分界线以下2cm处斜割受冻菜薹,并药肥混喷1 - 2次,每亩用硼肥50g,磷酸二氢钾100g,多菌灵150g兑水50kg,均匀喷雾,可起到补肥、防油菜菌核病的作用。
2、追施速效肥
摘墓后的田块,可根据情况,每亩追施5~7kg尿素,以促进基部分枝发展。对叶片受冻的油菜,也应适当追施3~5kg尿素,促使尽快恢复生长。
3、彻底开挖三沟
要做好田间清沟、排除雪水、降低田间湿度的工作,以利后期生长。
4、培土壅根
利用清沟的土壤培土塞根,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尤其是拔根掀苗比较严重的田块更应该做好培土壅根的工作。
5、及时防治病害
油菜受冻后,较正常油菜容易感病,因此应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病害防治。
6、及时改种
如果油菜已经或大部分死亡,有条件的地方可改种春季马铃薯或速生蔬菜,尽量挽回损失。
三、马铃薯防冻害栽培技术措施
(一)灾前防冻措施
1、选择适当品种
选择农业部门主推的抗寒能力较强的品种。马铃薯品种间抗寒能力有一定差异,据各地2008年冻害后调查中薯3号抗寒能力较强,其次是昭绿4号,费乌瑞它、合作-88、会-2等品种抗寒能力表现相对较差。
2、 精细整地,规范开沟起垄
选择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晒白、耙碎、平整,松土层(耕作层)达20-25厘米以上,按宽110-120厘米、高25-40厘米的规格起垄。畦面宽90厘米,垄间沟宽30厘米,要求土块细碎,垄面、沟底平直。
3、 配方施肥,重施基肥
以中等肥力田块每亩生产鲜薯3000公斤计算,大田每亩施肥量折合纯氮16.5公斤、磷6.6公斤,钾33公斤,其中全部有机肥、氮肥的60%、磷肥的100%、钾肥的50%及微量元素肥料的100%做为基肥,在起垄后播种前或播种后集中沟施,以提高地温、确保高产。
4、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
适期播种目的在于控制发芽出苗时间,既能避免过早出苗遭受冻害,又能及时出苗,提早上市。采取沟播或穴播、双行种植。早熟品种肥田宜密植,中晚熟品种瘦田宜稀植,一般行距23-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4500-5600株,播种深度5-10厘米。
5、 覆盖稻草,保墒防寒
播种覆土5-6厘米后直接用稻草顺着垄方向头尾相连均匀覆盖垄面,两端结合部位压土防止被风吹走,每亩用干稻草300-400公斤;或播种后直接用稻草顺着垄方向覆盖后再在畦面上培土8-10厘米,亩用稻草200-300公斤。
6、熏烟驱霜,抗击低温
在霜冻来临当夜11时左右,用炉或废旧铁桶装稻谷或锯木屑泼少量废柴油或废机油,上面覆盖少许土,每亩放5个,进行熏烟,改变小气候,达到驱霜防霜目的。
(二)灾后抗冻措施
灾后要根据不同类型实施抗冻措施。
1、马铃薯严重受灾
田间症状表现为:植株全部死苗或烂薯。一般为黔南、黔东南、黔西南的部分中低海拔地区去年10月下旬-12月上旬播种、抗寒性较差的品种、没采用灾前预防措施的冬作马铃薯。
应对措施:天晴回暖后犁耙田,改种速生蔬菜来补偿冻害造成的损失。
2、马铃薯中度受灾
田间症状表现:叶片发黄,部分植株生长点已冻死。一般为黔南、黔东南、黔西南的部分中低海拔地区去年10月下旬-12月中旬播种、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的冬作马铃薯。
应对措施如下:
(1)及时排水、开沟
对地势较低的田块,在冻害解除后应尽快开挖排水沟,以降低水位,排除渍水,避免薯块因积水腐烂,同时尽快提高土温,促进植恢复生长。
(2)去除多余侧枝及死枝
遭受中等严重程度冻害的植株由于生长点及顶端水肥管理得当时侧枝大量萌芽,消耗养分较多,因此,要及早抹去长势差的多余枝。同时用剪刀等将植株已冻伤部分剪掉,尽量保留健康部分,不伤着叶芽。
(3)中耕培土
在低温冻害后,土壤较板结,且湿度较大,马铃薯在遭受冻害后根系活力会降低,此时,中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4)施肥
施肥应在冻害解除、植株恢复缓慢生长以后进行,切忌在冻害后立即施肥。方法:对轻度受冻的田块,可喷施叶面肥,如0.2%-0.5%的磷酸二氢钾(900-1 200 kg/h㎡),增强植株抗性,促进生长恢复。对出苗后中度或严重受冻及尚未出苗的田块,追施沼液、粪水等速效性全肥,或追施尿素150 kg/h㎡,促进植株恢复块茎萌发。
(5)喷洒植株生长调节剂
有些地方的马铃薯在顶端受冻后,侧枝生长过程缓常的生长,及早喷施生长促进剂如细胞分裂素920和氨基酸类叶面肥促进植株尽对受灾马铃薯喷施“802”、“植物动力”等激素,提高作物活力,促进恢复生长。
(6)防病
在低温冻害后,马铃薯田间易发生黄萎病(主要是已出苗部分)及立枯病(主要是播种、已萌芽但未出苗部分)这两种土传性病害。因此,除对晚疫病、青枯病等进行常规的防治外,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这两种病害。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3%广枯灵600-800倍液灌根预防黄萎病、立枯病;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 5 kg/h㎡对水900-1 200 kg/h㎡或农用链霉素(200万单位)2 000倍液喷雾,预防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甲霜灵(瑞毒霉)400-500倍液预防晚疫病。
3、马铃薯轻度受灾
一般为去年10月前或-12月中旬后播种的冬作马铃薯。早播的马铃薯薯块基本形成,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晚播的马铃薯尚未出苗,受冻害的程度也轻的多。应对措施:
(1)注意田间排水
及时排干田间渍水,提高土壤通透性,减轻冻害和渍害对马铃薯根系的危害。
(2)加强田间管理
在进行田间管理时,抢晴中耕,疏松土壤,破除板结,提力。
(3)及时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进行根外追肥,促其尽快恢复行根外追肥2~3次。
(4)预防病害
因马铃薯受冻后抗病虫害能力下降,随着后期气温回升,各种气回暖后及时喷施农药防病;尤其是要做好晚疫病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