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中心 » 国家 » 发改委 » 正文

发改委详解《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3-02-17    浏览次数:2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战略部署。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2020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更明确的使命和更高的要求,即:“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生物产业是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继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四个专项规划公布后,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培育发展生物产业作出了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好《规划》,对于培育发展生物产业,促进人口健康、粮食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委领导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的编制背景和过程。

  答:从国际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分子设计和基因操作为核心的技术突破推动了生物产业深刻变革,生物产业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全球生物产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技术和创新资源的流动推动全球产业格局加速演变,发达国家加快布局,新兴经济体逐步扩大参与分工合作的程度,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未来几年是我国生物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时期。

  从国内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产业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十分活跃,创新企业大量涌现,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未来几年,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一是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健康保障需求不断增长。二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绿色食品、优质环境将提出更高要求。三是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严峻形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生物产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综合国内外形势,随着我国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生物产业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生物产业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加速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行业管理机制突出问题,加速形成完善的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和新业态的壮大;必须加快解决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解决产业发展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的问题,形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国际竞争力。

  《规划》编制主要经历了确定框架、集中编制、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三个阶段。

  1、确定框架阶段。2011年初,经有关部门推荐,成立了由相关领域、相关方面高层次专家组成的文件起草组。在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中央管理企业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全面总结《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情况的基础上,文件起草组汇总相关资料和数据,深入总结、分析国际上主要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优势和问题、“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生物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等,经多次与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讨论,形成了《规划》(框架)。

  2、集中编制阶段。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文件起草组按照《规划》(框架)确定的思路,集中进行《规划》编制研究。在此过程,起草组听取了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等方面专业人士的相关意见,并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规划》初稿。在此基础上,起草组将《规划》初稿进一步征求了部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

  3、正式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规划》(征求意见稿)送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管理企业和各地方发展改革委征求意见。共有49个单位和9位专家反馈了约100条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文件起草组进行了修改完善。之后,召开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对《规划》进行了论证。根据论证意见,文件起草组再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送审稿)。

  问:《规划》定位和编制《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答:《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关内容的深化和细化,是今后一段时间引导我国培育发展生物产业的总体部署,是指导地方和行业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突出了生物产业阶段性发展特征,明确了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标志性重大任务等,提出了重点领域发展的行动计划,以及强化组织实施的具体措施。

  按照上述定位,《规划》编制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充分贯彻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加强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规划的衔接,体现宏观性和指导性。二是重点突出近期的目标和任务,并适当展望“十三五”,体现阶段性和针对性。三是明确相关领域的行动计划、国家引导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体现操作性和引导性。

  问:《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生物产业相关内容保持基本一致。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为主线,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坚持企业主体作用,着力优化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产业创新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和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生物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规划》提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高品质发展的原则。这是针对提升我国生物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设立的原则。高品质发展就是要发展高性能、高效益的生物技术和产品。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已经奠定了一定基础,具备了发展高品质产品的条件,这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地位的原则。这是针对加速我国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需要而设立的原则。生物产业发展驱动力既来自市场也来自创新,在发展中能否取得优势,取决于创新效率。未来发展,要把市场需求作为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只有通过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发挥企业在资源整合、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才能提高创新效率、促进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原则。这是针对部分产业链核心环节薄弱从而制约产业向高品质发展的问题而设置的原则。未来发展,要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结构完整、各环节协同、具有主导发展能力的产业体系,必须着力发展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化发展,形成内生发展能力。

  四是坚持国际化发展的原则。这是针对生物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大规模高效生产客观需要开展全球创新合作和市场开拓的情况而设置的原则。未来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弥补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提高国际化程度,才能加速生物产业发展。

  问:《规划》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发展目标?

  答:《规划》提出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为主线,以建生态、打基础、立体系、育优势和促应用5个方面为主要任务,围绕2020年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总体目标,分别从结构布局、创新能力、规模质量、发展环境、社会效益五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目标:

  一是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未来几年是我国生物产业加快发展中高端产品的关键阶段。目标是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发展,新业态健康成长,重点区域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二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物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创新的产业。目标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主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明显提高,获得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增多,境外授权专利数量显著增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这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要求之一。目标是2013—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显著提升。

  四是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政策环境的依赖度上升。目标是形成较完善的生物新产品、新技术市场准入、价格形成、市场监管等管理体系,建立鼓励创新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激励政策体系,完善行业公共服务、生物安全保障和产业统计等服务体系。

  五是社会效益加快显现。生物产业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重要问题的战略产业,社会效益是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是对改善人口健康、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提升。

  把这些目标进一步聚集,就是要实现产品技术性能领先、质量过硬、生产工艺先进、经济性能好、知识技术密集的高端产品的高品质发展,以大幅提升生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问:《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出于什么考虑?

  答:考虑到近几年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服务是发展热点,新业态不断出现,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规划》在“十一五”国家提出的五个重点领域基础上,从生物医药中单列出生物医学工程,新增了生物服务,即明确了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七个重点领域。

  《规划》针对生物产业每个领域发展的具体状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重点任务。

  1、生物医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保障我国人民健康的需要。生物医药目前是生物产业的主体部分,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规划》提出,以开发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和现代制药新工艺技术为重点,强化先进技术规范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动行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等,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2、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是生物技术、材料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也是满足我国人民预防、诊断、治疗、手术、急救、康复等医学和个人保健的市场需求产业,已成为国际投资热点。《规划》提出,一是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推动产学研医深度结合,克服核心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能力瓶颈,建立高效的医疗器械产业链,推动高性能医学装备规模化发展。二是推动仿生医学、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加快新型高生物相容性医用材料研制和产业化,加速发展高附加值植介入材料及制品。三是加快发展以生物分子诊断技术及其芯片为基础的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推动我国诊断试剂产业的发展。

  3、生物农业。发展生物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增收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生物育种、农用生物制品、海洋生物资源等重点任务。一是提升生物育种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主要农林动植物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加速推进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集成应用,完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生物种业技术体系,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群。二是强化生物兽药与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农用生物制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农用生物制品的标准化高品质发展。三是加快开发海洋特有的生物资源,大幅提升海水养殖新品种开发能力,加快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提高海洋水产综合加工技术及其加工废弃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水平。

  4、生物制造。发展生物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变生产方式,面向绿色、低碳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生物制造产业快速发展,部分产品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竞争力。《规划》提出,一是加快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与新型发酵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提高生物基产品的经济竞争力。二是围绕传统工业过程的绿色转型升级,加强生物催化剂、工业酶制剂的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推进绿色生物工艺的应用示范,初步形成生物法绿色工艺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水平。

  5、生物能源。发展生物能源是我国开拓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短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需求。《规划》提出,一是充分利用宜能荒地建设生物液体燃料非粮原料的多元化供应体系,突破预处理技术、低成本水解糖化关键技术瓶颈,加速生物质燃气合成燃油催化剂等研发和产业化。二是大力推广生物燃气和成型燃料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加大对大型成套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供应体系。三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生物质发电技术和成套设备,建设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生物质发电示范工程,形成生物质发电原料收集体系、装备研发和产业化体系以及相应管理体系。

  6、生物环保。针对生物环保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情况,《规划》提出,以水污染、大气污染、有机废弃物治理和受损生态系统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广高效生物监测、治理、修复及废物利用等成套技术工艺及装备,推动产业规模扩大。

  7、生物服务。生物服务是生物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加速生物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于生物产业的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提升高端实验仪器、生物试剂和实验动物等公共技术专业化服务能力,努力培育生物产业延伸服务,加强生物产业专业中介服务,促进生物服务新业态发展壮大。

  问:《规划》提出了哪些行动计划?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实施行动计划是培育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举措。《规划》根据七个领域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11个行动计划。确定行动计划的原则,一是针对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或重大问题,体现对相关重点领域的基础性和重大引领作用,充分体现产业的发展方向;二是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确保“十二五”期间可以顺利完成;三是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创新发展工程衔接,有利于重大创新发展工程进一步细化和深化。

  1、在生物医药领域,围绕支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需求,重点实施生物技术药物发展、通用名药品高品质发展和中药标准化3个行动计划,形成先进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一批高品质、规模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重点产品,培育一批大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做强做大。

  2、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围绕高端化发展的目标,重点实施高性能医学装备产业化行动计划,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协同开发、设计、集成制造等在内的产业链发展联盟,培育若干具有创新发展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建立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实现高性能医学装备的规模化发展。

  3、在生物农业领域,围绕提升生物育种和农用生物制品产品竞争力的需求,重点实施生物育种创新发展、农用生物制品发展2个行动计划,形成国家生物育种和农用生物制品产业支撑体系,创制一批重大新品种,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保障我国种业安全,促进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

  4、在生物制造领域,围绕绿色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求,重点实施生物基产品发展和生物工艺应用示范2个行动计划,实现一批重要生物基产品的非粮原料生产,形成年产百万吨级生物基材料、千万吨级生物基产品的生产能力,推动一批新型工业酶制剂上市,形成规模化应用的示范性生物工艺技术,促进绿色工艺推广应用。

  5、在生物能源领域,围绕克服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瓶颈的需要,重点实施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行动计划,实施纤维素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商业化示范工程,与同类化石能源产品相比具有价格竞争力;实现生物液体燃料与化石燃料一体化调配、供应与流通。

  6、在生物环保领域,围绕改善生态和发展产业的需要,重点实施环保用生物制剂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一批环保用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7、在生物服务领域,考虑到生物信息是健康服务、新药研发、生物育种、生物资源保护等领域的发展基础,重点实施生物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建设国家生物资源与生物信息技术网络体系,形成面向生物产业的信息服务能力。

  问:《规划》提出的政策保障措施有哪些?如何把《规划》实施落到实处?

  答:国家颁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内容涉及许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为了体现《规划》完整性,增强操作性,《规划》针对未来各重点领域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六条保障措施。一是完善准入政策,促进创新创业;二是实施需求激励,强化市场拉动;三是完善创新激励,促进持续发展;四是重视人才培养,强化团队建设;五是加强资源管理,保护生物安全;六是加强统筹协调,确保规划落实。

  为强化落实,《规划》要求,要建立健全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加强协调配合,调动社会和企业资源,形成合力促进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明确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生物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重大任务的部门分工方案,加强规划与国家相关科技专项等的衔接,强化规划对年度计划执行和重大项目安排的统筹指导。强调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开展后评估,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解决办法,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明确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生物产业发展各项行动计划,加快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中央与地方信息沟通平台,形成高效协同机制。要求各地区要根据当地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科学确定生物产业发展定位,出台政策措施,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链分工和区域协作配套。

  《规划》发布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指明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我国生物产业一定能够快速发展,形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造福于人民。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