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千多家火锅店赚钱的仅占三成

发布日期:2013-01-21    浏览次数:2

  鸳鸯锅、三鲜锅、麻辣锅……南、北派火锅相继入皖,融入了本土“味道”,催化出“徽派火锅”。虽然,火锅业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火锅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日前,省餐饮行业协会发布《2012安徽火锅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投资份额下降,增速减缓,亏损企业数量上升,火锅业整体步入低迷期。

  火锅业“三足鼎立”

  “火锅江湖”素有南派、北派之分;南派以川渝麻辣火锅为代表,北派以北京、内蒙古的清汤涮肉火锅为代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有各类火锅店5000多家,其中合肥市有火锅店500多家。南、北派多为外来品牌,主要有德庄、刘一手、澳门豆捞、谭鱼头、小尾羊、小肥羊、小天鹅、秦妈、香牌坊等。

  在吸取各派精髓后,“火锅江湖”异军突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徽派”,以蜀王、傣妹、丽清大别山、荷秋塘、0048、叶子香辣虾、花鼓香豆捞等为代表。省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佘林明告诉记者,徽派火锅有三个特点,原材料、口味和烹饪方法,大多选取本地食材,清炖为主。

  集合了南、北精华,融入了本地特色后,我省的火锅业呈现多元化发展。在经营模式创新上,既有传统、时尚、休闲便捷火锅,也有高档精品火锅;在口味调制研发上,既有麻辣火锅、清汤火锅和酸汤火锅,也有鸳鸯(多味)火锅;在涮料主料设计搭配上,既有羊肉、肥牛、鱼、泥鳅和菌类等,也有鸡、鹅等禽产品;在所用热源方面,有炭火锅、燃气锅,也有电火锅、电磁锅等。

  直营模式成新主导

  长期以来,火锅业主打连锁经营。在我省品牌火锅企业中,出现了有很多加盟店,数量直逼直营店。但由于加盟店的管理水平不一,菜品质量良莠不齐,再加上总部对加盟店的控制管理跟不上,致使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为了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近来,很多品牌火锅企业已大幅减少加盟店的数量,增加直营店的数量,完成了由速度到高度、由数量向质量、由品牌到品位的转型,直营模式成为行业新主导。

  随着徽派火锅的兴起,一定数量的产业链的逐步形成。在合肥的中菜市、周谷堆等餐饮食材供货基地,形成了羊肉、辣椒、花椒、香油、芝麻酱等火锅常用原料、调料主营摊点;在合肥、芜湖、安庆、淮南等市,"绿宝""顺昌"、"金东方"、"三环"等酒店设备用品生产企业,已经建有专门的火锅设备生产、加工车间,为火锅企业提供统一的定制、配送、安装和售后服务等。

  仅三成火锅店赚钱

  虽然,火锅业“摊大饼式”的发展,但在经济增速减缓的大环境下,火锅业前景不容乐观,投资份额正在所缩减。在业内有种说法:餐饮酒店效益“3:4:3”比例,即赚钱的占三成、持平的占四成、亏损的占三成这种效益公式,在我省火锅业表现得也较为明显。

  特别是江南、沿江城市,火锅业更是较为艰难,能微利或是保本经营已算是良性发展,很大一部分企业或单店几乎是在亏本状态下经营。在这种情形下,整个的市场投资额度自然开始缩减,火锅业的低迷期已经到来。

  部分火锅企业竞争力差,主要是投资人是“门外汉”,缺乏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战略理念。佘林明分析说:我省火锅业整体面临"四大不足":即资源不足、能力不足、特色不足和市场占有率不足。安徽火锅业的突破,除了引进大品牌外,关键还是要扶植我们自己的本土品牌。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