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商务、国有资产主管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和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绿色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顺应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做出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我省“两化”融合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确立了“两化”融合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领域的重要地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是我省的核心任务,用信息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中心目标。因此,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既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挥信息化在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提升高成长性产业、带动先导产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向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服务和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府部门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化公共服务和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普及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深度应用。
2. 统筹规划,重点切入。坚持顶层设计、集约发展,优先推进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4个重点行业信息化,形成统筹兼顾、点线面结合的“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格局。
3. 分类指导,梯次推进。把握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两化”融合推进差异,区分层次,加强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领域发展目标和途径,实现全省“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的提升。
4. 龙头带动,行业推进。实施重点骨干企业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强对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扶持,通过试点示范和试验园区建设,推进行业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
5. 整合资源,服务共享。整合各类公共服务和专业技术平台,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两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两化”融合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高标准完成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任务,试验区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化,带动25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区域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4个重点行业“两化”融合广泛普及,物联网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云计算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大型企业信息化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重点骨干企业普遍实现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工艺计划(CAPP)、辅助工程(CAE)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的应用率达到75%以上,中小企业注册使用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比率达到50%以上。信息技术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明显增大,对减少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区域“两化”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制定和出台阶段性“两化”融合实施方案,形成较完整的“两化”融合规划体系,推进区域“两化”融合集约发展。重点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共性服务的区域平台,实现中小企业区域信息化综合应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应用水平。以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为牵引,积极推进省级 “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管理、服务,提升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
1. 郑州市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工程。鼓励和支持郑州市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以做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扶持绿色产业为重点,实施“345”计划(即开展企业、行业、园区3个层面带动示范,推动汽车与装备制造业、食品业、铝及其加工业、纺织服装业4大主要行业应用,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工程、信息产业跨越工程、产业集聚区两化融合引导工程、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工程、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工程5大重点工程)。在高标准完成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省实际、有特色的“两化”深度融合的方法和经验。
2. 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工程。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选择信息化基础条件好、行业集聚度高、发展潜力好、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集聚区,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平台服务为目标,优先开展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重点打造25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总体要求,实施“数字化”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推进产业集聚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信息服务环境,建设一批网络协同制造、生产服务外包、异地监控、技术交流和应用培训等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推动要素资源集中配置, 降低区内企业交易成本,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二)推进行业“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加快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加强对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测、精确控制和集约利用,促进重点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要以研究数字化、网络化特征的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推进机械加工、装备制造、汽车、纺织、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增强精准制造、高端制造、敏捷制造的能力。要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加快普及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质量控制和调度优化。推动食品、药品行业建立生产过程状态监测、质量控制、快速检测系统,逐步完善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1. 传统产业改造工程。化工产业。推进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农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重点领域流程控制与优化、化工故障诊断、监控与安全系统、工程设计等环节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在线检测和生产流程智能化水平。有色产业。完善电解铝、镁产业、铅锌产业、钨钼钛产业、再生金属产业等重点领域企业能源消耗实时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广人工智能、仿真模拟等技术,推进工艺装备升级换代,拉长产业链条。钢铁产业。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为重点,建立“管控衔接、产销一体、三流(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同步”的信息化体系。加快建设广义计量系统、质量数据管理系统,普及推广面向企业绩效管理与分析的智能信息系统应用。纺织服装产业。普及配棉管理信息化以及生产自动检测、管理系统应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扶持人体数码扫描技术和裁剪缝纫自动组合技术应用,实现服装设计和制造的集成。
2. 高成长性产业提升工程。汽车产业。以整车制造、专用车制造、汽车零部件为重点,普及集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与制造技术应用,构建异地多层次协同研发体系、网络化协同制造体系和供应链协同商务体系,带动产业研发模式、制造模式、业务模式、产业链协同商务模式的创新。装备制造产业。扶持输变电装备、大型成套装备、工程机械及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农机等重点领域系统集成应用,鼓励数控改造、模块化控制、可重组柔性生产线控制和产业链协同等技术的研发与普及,提高装备数控化率和工艺信息化水平。普及推广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故障诊断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食品产业。提升面制品、肉制品、速冻食品等食品行业关键生产工艺、专用装备及生产线的数字化控制水平,推进企业诚信体系以及产品质量控制与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增强企业质量安全与清洁生产控制能力。轻工产业。普及造纸、家电、家具、发制品、皮革皮具、包装印刷、塑料制品等重点领域生产管理智能化和营销服务网络化,推动信息化与生产制造、技术创新、现代服务、节能环保四方面融合发展,提升行业市场快速响应和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建材产业。扶持新型建材、陶瓷产业、玻璃产业、水泥产业、耐材产业、非金属矿石产品等重点领域信息技术研发设计创新,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
3. 先导产业壮大工程。新能源汽车产业。鼓励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等重点领域的研发、设计、制造、服务,普及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扶持动力电池、成组技术、控制技术、集成技术取得突破,加快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进程,提高新能源使用效率,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生物技术药物、发酵原料药、现代中药、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的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控制自动化,创新和催生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新能源产业。扶持太阳能光伏、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成型燃料等重点领域建立生产管理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创新集成协同的信息化平台管理模式,实现远程监控、区域检修、统一调度、集中管理,形成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新材料产业。普及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支持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对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测、精确控制和集约利用水平。
4. 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工程。电子商务。鼓励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在提高网络采购和销售水平、扩大网络营销覆盖率基础上,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支持制造业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提高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发展。积极推进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诚信发展,完善认证、支付等支撑体系,鼓励发展信用消费,支持提高面向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平台。深化移动电子商务在工业和信息服务业领域的应用。物流信息化。鼓励制造业与物流行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支持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扶持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鼓励电子标签、自动识别、自动分拣、可视服务等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提高物品管理的精准化水平。
(三)推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深入推进以生产、经营、管理、供应链和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环节为重点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强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鼓励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推进核心环节信息应用系统的综合集成,实现面向产业链协同的集成应用;规模以上企业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广各类信息系统普及应用;中小企业选择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模式,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1. 大型骨干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工程。推进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对接,建设统一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增强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能力。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支持骨干企业建设跨国运营平台,建立全球协同的研发设计、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管理体系。
2. 规模以上企业信息技术普及工程。推进规模以上企业推广各类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实现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扶持安全生产、生产信息资源的开发等技术应用,提高企业决策水平、调控和监管能力。扶持企业以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改造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技术,实现循环发展。
3. 中小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河南中小企业服务网,整合各类中小企业服务信息资源,建立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产品设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协同办公、进销存管理等信息服务集约化,支持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建立灵活、便捷、高效地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中小企业实时在线服务,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增强“两化”深度融合支撑能力
突出创新引领,坚持龙头带动、高端带动、集群发展和融合转型,加大对核心基础产品、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加快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以及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软件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统筹规划,积极有序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工业电子产品的研发,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创新,提高汽车、电力电子、机械、家电等产品智能化水平。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由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转变。
1.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工程。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点扶持智能手机、光伏、LED等重点产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企业与传统产业企业合作,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在惠民工程上的应用与推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形成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布局,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2. 工业软件培育工程。整合产学研用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而向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市场流通等环节的应用,大力发展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重点扶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软件、设计软件、控制软件、过程管理软件等应用产品,推进软件技术与整机制造的联动发展,逐步形成工业软件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提高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
3. 企业云飞扬工程。推进企业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鼓励企业依据数据中心,采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企业综合服务云平台,建设全国性企业云计算节点,扩大服务范围。推进中小企业利用云平台普及和深化信息化应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节约信息化投入。
4. 物联网发展应用工程。扶持物联网产业实体发展,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建设河南省物联网产业园,支持物联网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推广应用,优先推动工业、农业、交通、物流、能源、文化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物联网示范工程,推动传统产业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发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一负责“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沟通配合,共同形成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合力。各省辖市要加强对“两化”融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协调一致的组织管理工作体系,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两化”深度融合工作顺利开展。
(二)创新推进机制
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社会各类资源,研究建立市场化的“两化”融合推进中心,完善“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机制。在此基础上,支持成立推进协会、研究中心、培训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格局。引导企业建立信息化推进机制,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设立首席信息官,建立职责清晰、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企业信息化工作机制。研究建立和推广企业信息化规划、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以此确保工作推进的有序性、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财政扶持的高效性。
(三)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结合全省“两化”融合工作实际,加强支持政策研究,加强对“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发挥技术改造资金、科技专项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的作用,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鼓励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创新中小企业贷款和融资方式,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融资工作,确保“两化”融合健康稳定发展。
(四)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信息化评测工作机制,科学、客观的衡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状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指导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完善信息化目标考核,把“两化”深度融合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考核促进工作。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区域、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效果评估,形成市场化的评估体系。要定期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先进企业和领军人物评选活动,激发企业和个人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强化宣传交流
建立政府主导、媒体支撑、企业参与的宣传工作体系,宣传推广“两化”深度融合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两化”深度融合知识教育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公众信息化素质,形成全社会对“两化”深度融合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建立区域、行业、企业不同层面的交流机制,定期举办专业论坛和研讨会,研究解决“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性问题。
(六)注重人才培育
组织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培训,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培训资源,建立一批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培训和实训基地,适时开展组织管理、企业经营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研究建立企业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同时,积极参与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装备制造和信息领域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分期分批选拔人才参加培训。鼓励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设置专业课程,开展专业培训,努力构建符合我省实际、满足工作需要的高、中、低搭配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