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三农”进入黄金发展期

发布日期:2013-01-28    浏览次数:2

  雪落沃土兆丰年,时和岁稔谷飘香。皑皑雪原上,“苞米楼子”里仓满囤流,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农村大集上“年货”琳琅满目……丰收的画卷无不展现出吉林省农村安居乐业、穰穰满家的景象。

  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群众种粮、科技人员兴粮的推动下,吉林省“三农”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这些年,吉林省农业农村形势很好、变化很大,可以说是历史上‘三农’发展的‘黄金期’。”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说。

  仓廪足——粮食产量步步登高

  “农业是吉林省最有优势、最有潜力、最有竞争力、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产业,也是最需要合力发展的产业。”吉林省省委书记王儒林对农业工作做了一个准确定位和科学判断。

  “5公顷农田,足足打了15万斤玉米!”在吉林省梨树县金山乡,由于高产示范田采用多项技术,农民张汉鹏家曾经的低产田如今变身高产田。以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王立春为首的课题组,在吉林省湿润区和西部半干旱区,分别创造了亩产1168.78公斤和1041.94公斤的我国历史最高纪录,实现了吉林省玉米超高产研究新突破。

  “多年来,吉林省玉米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率及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罗振锋说。

  2012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68.6亿斤,比大丰收的2011年增加34.4亿斤,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稳稳地站上600亿斤新台阶。粮食单产达到966.8斤/亩,同比增加36.6斤/亩,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领先位置。

  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说,今后吉林省还将突出抓三件事,一是积极性,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群众种粮和科技人员兴粮的积极性。二是水,有水才能有粮,下决心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上去。三是科技,要向科技要产量。“这三件事抓好了,到‘十二五’期末实现7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也就有了保障。”他说。

  腰包鼓——农民收入增幅超城镇

  吉林省提出,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暖房子”工程,特别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和职工的工资收入。

  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说:“粮食局帮助农民算好种粮成本与市场价格、卖干粮与卖湿粮、早卖粮与晚卖粮之间的效益账,指导农民尽可能把粮食卖个好价钱。2013年全年要实现收购粮食600亿斤,让农民增收50亿元以上。”

  2012年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30元,同比增长15%左右,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5个百分点,实现“十二连增”。2012年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预计达到1910元,占总收入的22%,将有效地改善收入渠道单一、增收乏力的状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收入倍增’目标,而吉林省的目标是2016年比2011年翻一番,这意味着吉林省农民收入年递增要保持在15%。”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说。

  心气顺——重民生建设新农村

  窗外雪野茫茫,屋内读书看报热热闹闹。在双辽市红旗街敖卜村的农家书屋里,从早到晚都是人头攒动。据介绍,吉林省农家书屋已经惠及全省9365个行政村的百万农民。

  “喝了半辈子小井的高氟水,从没想过家里能有自来水。现在,大家用得放心又舒心。”拧开自家的水龙头,听着哗哗的水流声,前郭县查干花镇腰英吐村的张永富喜笑颜开。据了解,目前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完成投入40.75亿元,建设集中式供水水源工程9763处,解决了611万农村居民及42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从2007年开始,省政府连续6年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惠民实事。”吉林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韩有利说。2013年,吉林省计划解决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努力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确保群众长期喝上安全水、方便水、放心水。

  吉林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加快“水电路气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科教文卫保”等社会公益事业覆盖面,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治理“脏、乱、差”,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肥沃的黑土地上,厚厚的积雪将逐渐融化,催发万物。又是一年春来早,黑油油的沃土又将展现新的希望。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