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农牧〔20102013〕7号
2012年度全省畜牧工作检查考核情况通报
各市农委,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农委:
根据2012年度全省畜牧工作目标考核任务及实施方案(苏农办牧〔2012〕30号)要求,近期我委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全省畜牧工作检查考核,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抽查、核实资料、走访养殖场(户)等形式,重点检查了各地畜牧规模养殖发展、示范创建活动推进、畜牧业政策落实以及畜牧法制与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现将有关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2012年,各地紧紧围绕“建设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以畜牧业转型升级“六项创建”为抓手,突出稳定生猪生产发展,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努力探索畜牧新型合作经营模式,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畜牧规模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据统计、核查,全省现有规模养殖场163394个,同比减少270个,其中一般规模养殖场减少3999个,中等规模养殖场增加3167个,大型规模养殖场增加562个。全省建成万头以上猪场237个、50万只以上肉禽场199个、10万只以上蛋禽场78个、千头以上奶牛场39个。
1、生猪规模场91536个,合计出栏3193万头,规模比重达81%,大中型规模比重为45%,同比均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盐城、连云港、宿迁规模养殖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以上,苏州规模比重达到90%;全省生猪新增规模出栏量181万头,同比增加6%,徐州、盐城、宿迁增幅在8%以上;全年生猪规模出栏量超过400万头的有盐城、徐州、宿迁3市。
2、肉禽规模场32291个,合计出栏127084万只,规模比重为95%,同比持平,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8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泰州规模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苏州、泰州、宿迁3市规模比重达98%;新增肉禽规模出栏量6514万只,同比增加5%,其中宿迁增幅15%以上;规模出栏总量超过1亿只的有徐州、宿迁、淮安3市。
3、蛋禽规模场38520个,合计存栏20338万只,规模比重为9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大中型规模比重达8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泰州、连云港规模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徐州、南京、泰州规模比重超过97%;年末规模存栏量新增588万只,同比增加3%,其中泰州、扬州增幅10%以上;规模存栏总量超过4000万只的有盐城、徐州2市。
4、奶牛规模场1047个,合计存栏20.47万头,规模比重为94%,同比持平,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为8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苏州等11个市规模比重超过98%;年末规模存栏量新增0.24万头,同比增加1%,其中泰州、宿迁增幅10%以上;规模存栏总量超过2万头的有徐州、宿迁、苏州、南京4市。
(二)示范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各地围绕畜禽良种、养殖设施、生产规范、防疫制度、环境治理和监督管理等重要环节,深入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畜禽良种化、畜牧新型合作经营模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帮助指导养殖场(户)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规范养殖档案记录,努力提高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经各市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农委验收上报,2012年创建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685家;创建畜禽良种化示范基地168家,其中种畜禽场24家,规模养殖场144家;创建畜牧新型合作经营模式示范单位112家;创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示范场1929家。另外,有42家养殖场获得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称号,全省累计129家。
(三)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落实有力有效。各地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畜牧业发展政策措施,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营造畜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2012年,部省两级生猪良种补贴范围覆盖至34个县(市、区)的106万头能繁母猪,补贴资金4240万元;奶牛良种补贴全覆盖,补贴资金360万元。落实国家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每头补贴100元,共惠及全省76.3万养殖户的257.98万头能繁母猪,省级补助资金为12859.41万元。争取中央资金12010万元,扶持363个猪场、14个奶牛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省级高效设施农业投入资金23115万元,扶持234个畜禽养殖场新改扩建和提升设施装备;争取中央资金2900万元,扶持68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实施“菜篮子”工程项目建设;全省有35个生猪大县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奖励资金13926万元用于扶持生猪产业发展。
(四)畜牧业法制与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畜牧法》,继续开展畜禽养殖备案工作,加强管理,规范行为。按照养殖备案的规模标准,对现有和新建、改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种畜禽场进行登记备案。到2012年底,全省累计备案20446个养殖场,备案养殖场占全省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的38%。进一步强化畜牧业统计监测,加强对统计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指导意见,为宏观决策及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各地切实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宣传,在各级各类主流媒体上报道和发布畜牧业亮点、发展经验、生产信息等,为建设现代畜牧业营造良好氛围。
二、各地亮点
围绕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目标任务,各地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南京市把畜禽规模养殖及现代畜牧业发展列入全市农业1115工程范畴和统筹城乡发展、镇街分类考核的内容之中,分级进行序时监测和年度考核,市级财政投入3000余万元支持养殖场更新改造设施设备。无锡市加大资金投入,培植了一批工业化治污、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零污染”畜禽养殖企业,2012年全市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5%。徐州市将新建20个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列入2012年政府目标考核和2012年“民生幸福工程”菜篮子实事之一,有效提升了畜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快了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常州市全面推进畜牧产业园区建设,金坛朱林镇畜牧产业园区、江苏康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溧阳全福牧业产业园区三大畜牧标准化园区基本成型,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现代畜牧业树立了榜样。苏州市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主,加强本地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种植牧草8000余亩,发展食草畜禽,推广生态草鸡,涌现一批品牌草鸡,打造特色畜牧业。南通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市财政对当年新建标准化大型畜禽养殖场,市农委认定的畜牧业“五有”示范企业,新增的国家级、省级畜牧业龙头企业,新获得国家、省级名牌和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分别给予2-20万元不等的补助。连云港市种猪生产迈上新台阶,江苏天兆实业有限公司进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行列,由丹麦北欧农庄投资的连云港丹育种猪场首批660头祖代种猪落户灌云,东海种猪场扩建淮猪资源中心和保种备份场。淮安市十分注重宣传报导,先后邀请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宣传报道苏淮猪产业开发、火鸡养殖、生猪养殖等成果8期,全年在国家和省市重要媒体发布各类新闻报导23篇,提升了全市畜牧产业的知名度。盐城市依托资源优势,突出招商引资,一批大型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在东台建成年出栏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和年屠宰150万头生猪肉品加工厂;广东温氏集团在大丰市年产3000万只肉鸡项目已建成投产。扬州市将10个大型规模养殖场建设列为民生幸福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到2012年底10个规模养殖场已全部建成,新增生猪生产能力5万头、蛋鸡50万只、肉鸡40万只、种鹅1万只,增加了畜产品保供能力。镇江市积极引导规模场引进智能化养殖设备,包括层叠式全自动智能蛋鸡养殖成套设备,生猪智能化喂料和环境控制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泰州市切实加强畜产品生产与价格行情监测预警,每旬发布《畜牧业行情信息》,分析市场价格,预测行情走势,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优化养殖结构。宿迁市连续多年开展农业招商和高效农业“双月”观摩考核,制定出台扶持奶牛、肉鸡等产业发展政策,2012年市财政设立的高效农业发展基金中有1300万元用于支持发展畜牧业。
三、存在问题
检查发现,各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畜禽养殖备案比例较低,一些地方对养殖备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力度不强,备案进度缓慢,备案率较低。二是规模养殖统计不够准确,少数地方有虚报、误报等情况发生,影响到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三是个别县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发放迟缓,配套补贴落实不到位。四是少数畜牧扶持项目随意变更建设主体、地点、建设内容等,还有的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对此,各地要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改进提高。
四、考评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结合全年工作实绩,决定对2012年度畜牧工作成绩较为突出的市、县予以通报表扬。
1、市级综合评比
一等奖:徐州市、淮安市、泰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
二等奖:盐城市、常州市、扬州市、南京市、苏州市、宿迁市、无锡市、镇江市。
2、检查评比先进县
如皋市、泰兴市、滨海县、沛县、淮安区、宝应县、六合区、武进区、宜兴市、东海县、扬中市、张家港市、宿豫区。
希望受到表扬的单位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再创佳绩。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务实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现代畜牧业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12年全省及各市畜牧规模养殖比重实绩
2012年度全省畜牧工作检查考核情况通报.doc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2013年2月8日